电镀膜厚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可分为以下两大类,结合不同场景需求选择:
---
一、测试方法
(一)破坏性测试
1. 库仑法(电解法)
- 原理:通过电解液溶解镀层,利用电量与镀层厚度的正比关系计算厚度。
- 适用场景:单层/多层金属镀层(如Cu/Ni/Cr)、合金镀层,尤其适合多层镍镀层的电位差测量。
- 设备:电解测厚仪。
2. 金相法
- 原理: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镀层横截面,直接测量厚度。
- 适用场景:仲裁检验或高精度需求(误差小,但需样品制备耗时)。
- 设备:金相显微镜。
3. 扫描电镜法(SEM)
- 原理:利用扫描电镜成像软件直接测量镀层横截面厚度。
- 适用场景:纳米级镀层或复杂结构分析,需样品精细制备。
(二)非破坏性测试
1. X射线荧光法(XRF)
- 原理:通过X射线激发镀层元素特征辐射,分析荧光强度与厚度的关系。
- 适用场景:多元素多层镀层(如Au/Ni/Cu),支持0.01μm~1mm厚度测量,可同时分析成分。
- 设备:X射线荧光测厚仪。
2. 磁性法/涡流法
- 原理:磁性法测量磁性基体上的非磁性镀层(如铁基镀锌),涡流法测量非导电基体上的导电镀层。
- 适用场景:快速现场检测,但适用范围受限。
3. β射线反向散射法
- 原理:利用β射线与镀层原子相互作用后的散射强度推算厚度。
- 适用场景:非金属基体上的薄镀层检测。
---
二、判定标准
(一)厚度标准
- 通用要求:镀层厚度通常为0.02~0.03mm(20~30μm),特殊场景如汽车件可能要求更高。
- 典型镀层厚度示例:
- 镍镀层:≥8μm(防腐要求);
- 锌镀层(蓝锌/彩锌):6~8μm;
- 装饰性镀铬:0.2~0.3μm。
(二)性能测试标准
1. 附着力测试
- 方法:3M胶带法(180度弯折后无脱落)、划格法(划痕后胶带粘附无剥离)。
- 判定:无起泡、剥落或露底材。
2. 耐腐蚀性测试
- 盐雾试验:中性盐雾(5% NaCl,35℃)测试16~96小时,镀层无锈蚀(如镀镍铬需达7级以上)。
- 高温高湿测试:60~90℃、湿度90%~95%环境下6小时,无起泡。
3. 孔隙率测试
- 贴滤纸法/浸渍法:通过显色斑点数量评估孔隙率,要求无密集斑点。
4. 耐磨性测试
- 标准:500g负载下摩擦50次,镀层无变色或露底。
---
三、引用标准
- GB/T 4955(库仑法)、GB/T 6462(金相法)、GB/T 16921(X射线法)等。
- ISO 1463(金相法)、ASTM B568(X射线法)等国际标准。
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测试方法,并参考行业标准或客户协议确定具体判定阈值。更多设备选型及标准细节可查看。
以上仅供参考